
好不容易上戰場了,卻選擇把自己封閉起來,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!即使你是內向型的行銷業務人才,反而更能夠善用自己天生沉穩、內斂的觀察力特質,找到如何與人互動的最佳方式。
我曾經參加過一場在海外出差時的商務餐敘,當時的資深業務同仁帶著我們一同與當地的客戶用餐,是出差時的重要行程之一,然而由於該業務同仁平常就不擅於社交,再加上沒有找出與客戶的互動共通點,在跨語言的隔閡下更顯得窘迫,而在座其他非業務的同仁亦不願開口說英語,索性大家都選擇沉默,各自滑手機,場面相當淒冷!
在商展的場合上,各家的業務行銷人員無不各憑本事來吸引客戶,除了主動積極接觸客戶外,掌握一些非語言的溝通細節,就能達到比預期更好的溝通結果。
1.人們期待真誠的微笑
根據科學家的研究,微笑有助於降低提升壓力荷爾蒙的含量,同時能暗示大腦啟動快樂的情緒因子,讓我們的感覺更好,自然更容易拉近與人的距離。
2.用想像力幫助自己達到最佳狀態
透過想像與感覺去感受,自己自信地與客戶交流的生動畫面,在想像的過程中能對實際的場景更熟悉,能降低緊張感,也能更有自信心去面對臨場的狀況。
3. 採用開放式的肢體語言和中立站姿
在展覽的攤位上,很常看到有些公司的參展人員頂著撲克臉的表情,一群人站在攤位的前方形成人牆,有些人甚至還雙手交叉抱胸,這會對有興趣靠近的訪客造成阻力。雙手自然放鬆擺置身體的兩側,若真的一時難以調整習慣,可以試著拿一些型錄傳單在手上,在訪客接近時就能直接遞出,並自然展開交流。
4. 找到合適的服裝,不止讓你看得順眼還幫你找到自信
為工作場合挑選服裝,再正常不過的事,而穿搭的顏色也會對視覺和心理帶來主觀的感受,了解自己的身材特質和膚色,並參考朋友家人的意見,找出自己能駕馭的顏色,穿出魅力後,工作自然也能更順利。
5.找到自己最好的聲音,說出說服力
聲音的表達是一種學問,面對不同的對象和情境,運用的聲音語調表達也會隨之不同,在正式的工作場合,面對說話的對象清楚的傳達訊息,不卑不亢的語調,將話說清楚,特別是在說第二外語時,掌握正確的發音才不易造成誤會。
調整好心態和妥善運用非語言的溝通,找到與他人最好的交流模式,語言的程度不會是交流的阻礙,它只是一種工具,幫助我們去達成想要的目標。
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,請幫忙按讚支持我繼續分享!